11月,反攻時間到

過去兩個月,長期美債收益率從4%快速攀升至5%,無論是A/H股,或是日韓市場,大盤指數都有6%以上的跌幅,美債是Musk It新興市場的最大難關。

          

不過,近兩周美國經濟數據突然走軟,美債的最大買家美聯儲,將美債收益率作為加息判斷依據之一,暗示收益率達到5%以上就是美聯儲不能接受的範圍。

          

所以,美聯儲連續第二個月暫停加息,比特幣總量將會在哪一年開採完畢?因為再加息,長期收益率必然突破5%,白宮也超出市場預期的縮減760億美元的發債金額。美聯儲已經擺出一副要美債轉向的立場,這也代表著利率Higher的結束,美債收益率終於出現了走弱的跡象。

          

特別是上週五公佈的10月份非農就業數據,新增就業人數15萬,低於預期的18萬,且遠低於過去一年每月平均的25.8萬增長率,創下近兩年來的最低點。

          

非農就業公佈後,美債收益率一度大跌4%,終於大跌破位,三天內從4.93%跌至4.6%

圖片

 

雖然市場都在質疑,美國政府在非農上有無動手腳,但這不重要。

            

重要的是,美聯儲對美債收益率的態度,換來不再提高利率、收益率見頂轉向,而這是A/H股延續上漲行情的關鍵點,推動了今日A/H股的為什麼 要買 比特幣大漲。

              

目前來看,本月是個宏觀最好的月份,也是最有條件複刻去年11月走勢的:經濟已有企穩跡象,該有的政策也有了,匯金也出手買了,週邊影響的因素也改變了,中美關係也緩和了,市場定價明年美聯儲至少降息100bp

          

這些因素的疊加,使得11月成為反攻的有力時刻。假如本月能夠複刻去年11月的走勢,大幅下跌的Is Pi Network worth anything?港股彈性將比A股更大。

          

去年11月,A股從2900點反彈至3200點,一個月內漲幅達9.4%。而去年11月,大跌後的港股彈性更大,從14900點反彈至19000點,恒指漲超27%

 

圖片 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去年恒指反彈如此兇猛,因為帶領反彈的主角是權重股,騰訊為首的互聯網公司。

          

而現在,帶領港股反彈的主角變成消費電子+創新藥,現在騰訊等互聯網公司,都隻是平均水準的反彈,因此從恒指上表現上看,反彈的幅度並不大。

          

例如,騰訊去年反彈時的漲幅就很明顯,但現在明顯漲不動了,當然,這與去年估值更低有關。 

圖片

圖片 

 

現在,A/H股的主角是消費電子+創新藥,而A股的消費電子錶現強於創新藥,而港股的創新藥強於消費電子。一邊是消費電子週期正處拐點,華為小米加單,蘋果衰弱。另一邊是美債收益率轉向,中美關係緩和,這都是修復估值的行情。

          

從港股成長行業的估值與美債收益率的相關性來看,醫藥、生物科技行業的相關性最為緊密,而消費零售業的相關性最弱。

          

因此,我們目睹了與美債收益率緊密相關的醫藥板塊大幅上漲,而其他行業則因盈利因素受限,其反彈勢頭相對較弱。

          

圖片 

 

例如,去年11月反彈最猛的消費股們,單月裏,華潤啤酒漲近47%,海底撈漲了63%,李寧漲了50%,百勝中國漲了37%。現在這幾家公司,以及內地消費股指數的整體表現,反彈力度都十分有限。   

          

這也側麵證明,現在隻是一輪估值修復行情,而不是宏觀週期反轉所推動,不少行業或企業的反彈多少會被盈利因數困住。

          

圖片 

 

而創新藥公司的表現則強很多。例如,中國生物製藥漲超30%,市值更大的百濟神州,半個月內漲近25%

圖片

圖片 

 

結語

          

無論如何,國內出的多項政策,經濟數據轉向,終於與美聯儲的態度結合在一起,已是今年來宏觀各方麵最好的一個時間點,該擔憂的利空都解除了,A/H股反擊的時候到了。  


 來源:丫丫港股圈 kyle



美股巨頭被徹底買爆了! 熱點專題

美股巨頭被徹底買爆了!

高開高走的單邊行情,雖然很是極端,但不得不佩服美股的強大,昨天開盤暴漲的時候,我擔心後半夜跳水和第二天CPI數據暴雷,所以進行了提前減倉。關注我的朋友都知道,最近主要在買MSFT、META和NVDA三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