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、SOL的項目並沒有在牛市中後期發行,雖然發端於2017年末,但那時隻是概念構想階段,真正瞄準的是2020年牛市,因此也是在2020年上線的。牛市中後期才上線的項目,或者都還沒上線的項目,一二級參與都很晚。
第二、SOL早期並沒有帶著光環出生,而是三天餓九頓。一個百倍幣早期不一定有足夠威望的投資機構參與,雖然遲早,它會受到圈內頂級機構一家或者多家的加持,但早期籍無名無名是常態,而一開始就被大機構加持的項目,也許幫我們做了垃圾專案的過濾處理,但從財務回報而言,過早的機構投資會讓估值泡沫成分加大,過早的曝光雖會帶來一些共識,早期分蛋糕的人也就多了些。
第三、辨識產業痛點,提出差異化解決方案很重要,但歸根究底,你要真的去實現。一個專案創始人之一,不僅要對商業賽道痛點的深刻洞察,還要能夠跨學科地提出顛覆式創新的思路。 Anatoly能夠以通訊產業的同構思路,提出瞭解決區塊鏈擁塞的新共識機製POH,並且在實際演示中,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性能。所以三方麵都很重要,辨識痛點,提出方案,實現方案。那些諸多頂著光環的項目,之所以曇花一現,大概都是在這三方麵做得不夠。
第四、行銷因素在專案上線以後尤其重要,如果創辦人或核心合作夥伴,有幣圈頂級KOL,市場情緒很容易被快速點燃。加密圈很大一個屬性就是炒作,垃圾項目短期可以因為行銷效果而產生爆拉效果,優質項目更會因此而吸收更廣泛的共識。
第五、公鏈專案歸根究底是有開發者使用,而應用專案歸根究底就是有客戶使用。無論是空投策略吸引用戶的TVL,還是黑客鬆策略吸引開發者實施項目,重要的不是技術有多好,也不是初期有多麼喧囂,而是一輪又一輪,來的人越來越多,這就是SOL所展現的。否則繁華落盡,潮落之時,誰在裸泳一目瞭然。所以技術和使用體驗感,是區塊鏈最核心的環節。如何做到吸引更多人,已經歸因在其他因素裡了,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識別指標。
第六、到計畫中期以後,需要有大機構加持,來證明其正統性,尤其是核心賽道,代表上漲數十倍,並不是泡沫,此時還可以比較穩定地再喫一個至少2倍的魚尾行情。而反過來,至少是獲得私募幣以前,不應該有大機構加持,否則導致估值過高,空間有限,這就不是百倍幣候選了。
第七、一定要對代幣進行賦能,最差也要是代表一個專案的股權,否則毫無賦能的幣,專案的好壞和幣價的相關性就很低,例如UNI。而SOL在消除MEV上有獨特方案,並且將價值賦能給了SOL持有者。
第八、一定要解決代幣拋壓的問題,或者說,有良好的管道解決代幣消耗的問題。一個最理想的模型是前期適度通膨,以此吸引生態相關者參與,並且這個節奏能夠維持在牛市初期,一起享受紅利,後麵慢慢實現通縮,一種是直接消耗的真實通縮,另一種是作為質押的流通性通貨緊縮。
第九、專案創辦人不一定需要多麼光鮮的背景,不一定都要史丹佛或來自微軟高層,或是從事YC這樣的頂尖機構,真實的履歷比虛假的包裝更重要。Anatoly隻是高通的普通技術人員,雖然後麵跨了,但當初的SBF也不過是一名交易員,Opepen的創始人也不過是一名設計師,包括UNI、LINK這些當今的巨頭。加密圈本來就是一場新世界的盛宴,回顧短短的加密歷史,年輕的冒險家,甚至比老派的加密OG,往往結果更好。關鍵是你的履歷背景,在加密圈這個需要多技能觸角的領域裡,能否建立因果關係。